◇◇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天气预报究竟能有多准?

  作者:之尾

  据《京华时报》3月22日报道,3月18日~20日,北京市气象台对外发布的24
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引发一些市民抱怨。这3天预报值
分别9℃、9℃、12℃,而实际最高气温5℃(此处应该写作5.0℃----本文作者
注)、3.8℃、6.2℃。

  我的感觉是,就目前天气预报的能力而言,预报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是不
稀罕的、正常的;反过来,如果哪天正号“报对了”也不别以为就有多高水平了。
也许可以把天气预报的可靠性和股评家评股市作比较。

  要说难,以我外行人看,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尽管
物理学已经为天气预报提供如此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亚马逊流域一只蝴蝶翅膀
煽动最终怎么就会引起了加勒比海的飓风,这过程实在太复杂、参与过程的边界
条件太多。

  要说容易,咱种地的老农尚能预报天气,比起气象台也“偏差”不到哪儿去。
如果老农的经验不能广为传布,那么,人家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就有全球天气预报,
只要收听他们的,“偏差”也不见得就比咱北京市自己的气象台大到哪里去。

  这个“事件”再次触发我感慨一些吃财政饭的公共事业部门忽悠老百姓的行
为。

  既然预报结果与实际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属于正常范围,那么作预报时,
有必要详细到差不多把北京所有旅游景点都包括进去吗?我们看到这些相邻地点
的预报结果都是一样的,有些有差别也仅仅是山区和平原之间地形引起的固定温
度差。即使北京全市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使用一个预报值,其中不同区县之间也
不会有5℃之差吧?他们这样做的动机明明就是为了多做广告么。可笑的是,据
说有人在两会上竟还提案,要求延长天气预报时间、以便更好为人民服务。

  与天气预报密切相关的是空气质量预报。从我们看到的结果,空气质量与天
气绝对正相关:有风,空气质量就好;没有风空气质量就不好。那么有必要每天
报告吗?

  还有,与天气有关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记不准是哪一年,初冬,傍晚临近
下班时分下了0.7mm雪,北京交通顿时几近瘫痪。之后,某年夏天,一次下了仅
35mm雨量造成多处路段水淹、交通堵塞。这两次事件之后,就听政府大声疾呼要
建立紧急事件“应急机制”。我一听,这到头来还是要老百姓买单。我就不明白,
0.7mm雪和35mm的雨也能称紧急情况?!一个所谓的现代化大都市竟如此弱不禁
风!

  再举一个与天气预报没啥关系但与有效数字位有关的问题。我经常看到媒体
报道中,用百分数表示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有效数字位长短不一,有的甚至
保留小数点2位。按照有效数字原则,百分数还保留2位小数,通常意味万分之一
的分辨率,而实际上这些数据准确度能有百分之几就了不起。比如,民意调查,
通常整数位足矣,有时甚至用几成、或近几成。可是看我们一些非法医药广告更
经常用2位小数说明效果。有时候,我明明看报道中用2组数整数相除,这2个数
本身也就是几十或几百,可是结果百分数表示却有2位小数!

  总之是,想用尽量多的数据位表示作者的统计结果,说明统计结果有多么科
学!所谓“数字说明问题”,没准被那些没有科学素养的作者引申出“数字位越
多越科学”。如果仅仅增加数字位的多少就能证明数据可靠性的话,也就不需要
科学了。

  气象部门拿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的预报准确度作出高密度空间预报也不科学,
他的目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他们的经济利益服务。

(XYS200703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